編者按:每到中午,睡還是不睡就變成了一個問題。睡不著難受,睡著了又起不來。其實休息不一定要睡覺,閉目養(yǎng)神的效果也非常好。在床上躺著休息的時候,即使大腦是清醒的,也能讓你恢復精力。不管睡得著還是睡不著,都是一種勝利。我們應該改變對睡眠的看法,難以入睡也不用有壓力,因為“安靜的清醒”狀態(tài)本身就讓你得到了很好的休息。本文譯自Medium,作者Cassie Shortsleeve,原標題為" Can’t Sleep? Try ‘Quiet Wakefulness’ Instead",希望對您有所啟發(fā)。
有一個專業(yè)的體育組織想要為運動員建立一個“午睡室”,而睡眠專家W. 克里斯托弗·溫特(W. Christopher Winter)醫(yī)學博士告訴他們的第一件事就是:換個名字。溫特是MLB、NHL和NBA的顧問,他解釋道:“我們希望球隊給這些房間起的名字是‘恢復室’(restoration room)或‘再生室’(regeneration room)等,而不是在名字中包含‘睡眠’或‘午睡’等字眼?!?/span>
原因就是:如果你在名字中包含‘睡眠’或‘午睡’等字眼,會給球員帶來睡眠壓力。因為這些字眼暗示了一點,如果你睡著了,那你就是成功了,如果你沒睡著,那就白進這個房間了。
而如果你叫它“恢復室”等與睡眠無關的名字,其實是引入了一種被稱為“安靜的清醒”的概念,這是一種非常強大的休息活動,這種活動在睡眠醫(yī)生和注重健康但忙碌的圈子里越來越受歡迎。
什么是安靜的清醒?
簡而言之,就是閉上眼睛休息。這很管用,部分是因為它完全消除了圍繞睡眠的壓力,特別是當一個人想睡又不能睡的時候。
溫特博士解釋說,小睡通常會伴隨著壓力的產(chǎn)生。很多人為了能入睡,會把自己搞得很緊張,最后很難真正入睡。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(xiàn)象。溫特博士承認:“大多數(shù)人無法完全控制自己的睡眠。如果一個人說自己從來沒有睡不著覺的時候,反而會覺得奇怪。偶爾出現(xiàn)睡眠問題是很正常的。
雖然你可能無法完全控制自己何時入睡,但你可以控制自己何時休息,而這是保持“安靜的清醒”最大好處之一。
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(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)指出,安靜的清醒狀態(tài)可以讓腦細胞、肌肉和器官得到休息,減輕壓力,改善情緒、警覺性、創(chuàng)造力等等。一些研究甚至表明,小睡后與閉目養(yǎng)神后相比,反應時間會有輕微的下降,這是因為睡眠慣性使得人醒來后昏昏沉沉。睡眠會導致反應時間的下降,而休息本身則不會。
里奇·愛德華·布朗(Ritchie Edward Brown)博士是弗吉尼亞州波士頓醫(yī)療系統(tǒng)(VA Boston Healthcare System)的研究衛(wèi)生科學家,也是哈佛醫(yī)學院(Harvard Medical School)的精神病學副教授,研究大腦生理學和睡眠-覺醒周期。他解釋說:“在安靜的清醒狀態(tài)下,當大腦不積極地對外界做出反應時,大腦的一些電活動與你在睡眠時類似。”
研究還表明,睡眠和簡單的休息都能提高你處理信息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一項關于老鼠的細胞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在安靜的清醒狀態(tài)下,老鼠會復盤過去的事件,并把自己代入情景,來指導自己未來的選擇。
你可能會問,科學家是如何強迫老鼠安靜地保持清醒的?事實就是,他們確實沒有。老鼠安靜的清醒狀態(tài)意味著它們會在一個地方坐著或躺著,梳理自己的毛發(fā),或者只是四處看看,這是動物們的天性??茖W家們只是將處于這種狀態(tài)的老鼠的大腦電活動與處于活躍狀態(tài)的老鼠進行了比較。
另一個出自加州大學(University of California)的 小型研究發(fā)現(xiàn)午睡和單純簡單休息的人在視覺測試中表現(xiàn)相同,這表明在一些認知任務中,休息的好處和真正睡覺的好處是一樣的。
溫特博士說,閉上眼睛安靜地休息會讓你感到神清氣爽,這可以讓你享受更多安靜的時刻。他說:“一旦你知道無論自己是否睡覺,你都能得到更好的休息,那良好的感覺就會自然而然地產(chǎn)生?!?/span>
睡眠仍然很重要
“安靜的清醒”也有它的缺點。布朗說,首先,安靜的清醒狀態(tài)在恢復精力方面肯定不如真正的睡眠。大腦在睡眠時比清醒時少消耗40%的能量,而促進清醒的神經(jīng)遞質(zhì),如組胺和去甲腎上腺素,在安靜的清醒狀態(tài)下比睡眠時要高。布朗說:“與清醒時相比,睡眠時對有毒蛋白質(zhì)的清除能力大大增強?!?/span>
深度睡眠階段是幫助你處理情緒、記憶新信息和修復細胞的關鍵時期。溫特博士說,在這些階段,大腦會產(chǎn)生一種叫做delta 波的慢腦波,這種慢腦波只有在睡眠時才有。確保你每天能睡7 - 9小時是很關鍵的。
但在我們繁忙和緊張的生活中,安靜的清醒狀態(tài)同樣重要,它可以讓我們得到急需的平靜時刻,并對健康有好處。如果您想嘗試一下,可以從以下兩點出發(fā)。
1. 學會冥想
冥想可以把放松和安靜提升到另一個層次。一些早期的研究監(jiān)測了人們在深度冥想時的腦電活動,研究表明,人們在清醒的冥想時能夠達到近似睡眠的狀態(tài)。但這兩者并不完全相等,在冥想過程中,你的大腦可能不會產(chǎn)生delta 波,而是alpha波。alpha波是一種與促進放松、提升創(chuàng)造力、減輕抑郁癥狀有關的腦波。
冥想還會增加beta波(與專注有關)和gamma波(與處理來自不同大腦區(qū)域的信息有關)。你可以通過一些應用程序(比如Headspace或Calm),或參加面對面的課程來訓練自己的冥想技能。
2. 改變自己對睡眠的看法
不要把睡眠看的太嚴肅。
對于一位媽媽來說,與其拼命地讓孩子睡覺,不如讓他們享受自己的 “安靜的時間”。與其讓自己打個盹,不如閉上眼睛,關燈,定個20分鐘的鬧鐘,然后閉目養(yǎng)神。
在床上躺著休息的時候,即使大腦是清醒的,也能讓你恢復精力。不管睡得著還是睡不著,都是一種勝利。而且,減輕入睡的壓力實際上可以幫助你更快入睡,這也通常是溫特醫(yī)生給失眠患者的建議。